隨著霍爾果斯鐵路口岸一聲汽笛響起,一列中歐班列在霍爾果斯海關監管下緩緩駛出站臺,載著日用百貨、服裝玩具、電器零件等貨物,一路向西駛往歐洲。這是今年以來經霍爾果斯口岸通行的第2000列中歐班列。據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站統計,截至目前經霍爾果斯口岸通行中歐班列已超2萬列。
撫今追昔,回望千年。在廣袤的亞歐大陸上,中歐班列恰如古絲綢之路上的駝隊在今天的投射,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奔馳不息,鋪畫了“一帶一路”合作共贏的美好畫卷。如今,這支“鋼鐵駝隊”翻山越水穿戈壁,實現中歐跨越大陸的“握手”,共同奔向更美好的未來。從0到20000列,中歐班列正助力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互聯互通、合作共贏,助推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。
六年來,由各地駛來的中歐班列車輪不停、日夜奔馳,不斷創造新的歷史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據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站統計,2016年至2021年經霍爾果斯口岸通行的中歐班列分別為377列、834列、2055列、3403列、5024列、6362列,年均增長81%。尤其是2021年經霍爾果斯口岸開行的中歐班列歷史性的達到6362列。
為進一步暢通向西開放的國際物流大通道,保障中歐班列高效通關,霍爾果斯海關大力推行鐵路艙單歸并,充分發揮中歐班列‘鐵路快通’模式和‘關鐵通’項目勢能,主動對接始發地海關、鐵路部門及代理企業,動態掌握班列通行狀態,實施鐵路換裝作業與企業申報及海關監管同步進行、無縫銜接的作業模式。進一步延拓“集拼集運”與“公鐵聯運”相結合的運輸方式,支持“中歐班列+跨境電商”可持續發展,同時加大科技監管手段,運用智能監控系統、單兵系統實現可視化、智能化監管,推動實現中歐班列與新業態有機融合。
霍爾果斯海關監管三科四級高級主辦陳防說:“我們堅持‘365×24小時’通關作業,設立申報專用窗口,利用‘互聯網+海關’‘單一窗口’等智慧平臺,實現一體化通關、無紙化申報,進一步簡化班列通關手續,平均只需20-30分鐘就可辦完一整列班列的放行手續,確保班列‘即到即查’‘即驗即放’,助力中歐班列跑出新的‘加速度’。”
近年來,隨著新疆外貿經濟提質擴量,班列線路覆蓋范圍更廣,中歐班列在助推我國形成新發展格局的同時,也為共建國家創造出發展新機遇。在貨源組織方面,中歐班列從最開始單一的IT產品,擴大到衣服鞋帽、汽車汽配、木材、家具、化工品、機械設備等數百個品類。目前已實現經霍爾果斯口岸通行的中歐班列每天“去程12班、回程7班”的高頻開行。
霍爾果斯捷安國際貨運有限公司部門主管馬彥龍說:“按時將貨物交付到客戶手中,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。中歐班列實現中國至共建‘一帶一路’國家的‘點對點’直通運輸,進而提高貨物的運輸時效,節約企業時間成本和倉儲成本。現在,中歐班列已經成為我們出口貨物的常態化物流方式,我們將發揮中歐班列的優勢,讓更多中國產品走出國門,走向世界。”
披荊斬棘,砥礪奮進。霍爾果斯海關將立足新疆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,發揮支持中歐班列發展“10+12”項舉措等政策優勢,讓中歐班列成為更具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價值的國際物流鏈,為新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。(黃宇暉/文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