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助力外貿水產企業紓困解難,降低鮮活水產品折損率,提高日韓市場競爭力,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發揮與海關“區關聯動”優勢,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,在全省率先推出鮮活水產品對韓出口快速通關新機制,實現從產地到口岸全程聯動監管、快速驗放。一是事前加強指導登記。指導外貿企業及時掌握出口水生動物養殖場注冊登記要求,對選址布局、管理體系建設給予全程指導,幫助企業快速獲得對韓出口注冊資質。2022年以來,累計新增3家扇貝注冊養殖場開展對韓出口業務,扇貝出口量將增加80噸左右,目前已驗放養殖食用扇貝192噸,同比增長19.3%。二是事中開辟“綠色通道”。開通鮮活易腐產品屬地查檢“綠色通道”,提供優先查驗、預約查檢及節假日全天候預約簽證服務等多項便利化措施,同步聯動威海口岸,對屬地申報、異地通關的出口貨物建立“一次申報、分步放行”串聯作業模式,實現煙威“接力”通關。該監管模式下,出口的活章魚僅用12個小時即可送達韓國,成活率達98%以上。三是事后加嚴質量監管。建立“自檢自控+風險監控+疫病監測”的風險監測體系,指導企業規范苗種引進、養殖管理和防疫消毒,確保出口水產品質量過硬,符合進口國標準要求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