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為:關員對進境草莓種苗進行現場查驗 天津海關/攝
3月18日,裝載著25萬株進口草莓種苗的“中遠福斯”輪到達天津港,該批種苗在天津海關所屬新港海關完成通關,迅速發往北京。
“種源到貨后需先進行培育繁殖才能銷售到國內市場,該批種苗計劃于4月份在昌平種植,經過6個月的生長周期,10月份收獲子苗后銷售給國內種植戶。”這批種苗的進口商,北京拉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日儉介紹,該批種苗要求貯存溫度在零下2攝氏度左右,運輸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種苗質量,降低后續培育成活率。海關在了解進口商著急提貨的需求后開辟了“綠色通道”,幫助種苗貨物高效提離。
為進一步優化進境種苗通關環境,天津海關積極推廣“附條件提離”便利化通關措施,企業可以更加快速地將種苗從港口轉運至符合條件的自有監管庫,每個箱柜可以節約4000余元成本。同時,等待實驗室檢測結果的期間,貨物在倉庫可同步完成包裝分類、產品自檢等作業,收到放行指令后可更快將貨物從倉庫發往客戶,此環節可以節省7天左右的物流時間。
隨著天氣逐漸回暖,春耕備耕進入了關鍵時期,種苗、化肥和農機等農資產品進口持續升溫。
為確保農資早日投入田間地頭,天津海關主動靠前服務,提前梳理進口農資通關流程,通過“線上+線下”相結合的方式向重點企業詳細宣貫進口農資申報要求和監管要求,指導企業解決在通關過程中遇到的規范申報等問題。設立服務專員深入摸排企業需求,推廣“匯總征稅”“關稅保證保險”等多元化擔保政策,降低企業進口春耕物資通關成本,幫助企業解決痛點堵點問題。同時,天津海關在業務現場開辟“綠色通道”服務專窗,對進口農資施行優先受理、預約通關和預約查驗等服務,保障貨物順利通關,不斷提升春耕物資流轉速度,全力護航春耕生產。
據統計,今年2月份以來,天津海關共監管進口種子種苗、化肥、農機等農資超2.15億元。(張畯、田思雨/文)
